乐山医科技校育英才 医药创新启未来

来源:本站    发布日期:2025-03-18    阅读:19

推开乐山医药科技学校的大门,我看见未来在发光 清晨七点半的校园,穿白大褂的男生抱着药剂学课本匆匆跑过樱花道,护理专业女生胸前的护士表在阳光下反射出细碎银光。乐山医药科技学校的每一天,都从这样充满生命力的场景开始。 主教学楼前的玻璃橱窗里,陈列着学生们亲手制作的药用植物标本。这些夹在玻璃板间的绿色生命,每一片叶脉都记录着药学专业学生蹲守实验室的周末时光。老校工王师傅告诉我,去年制药工程班的同学为了提取某种中药有效成分,在实验室熬了整整三个通宵,"最后成功时欢呼声把楼道的声控灯都震亮了"。 走进药学实验室,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草药清香。智能化制药设备排列成行,操作台前的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中药炮制。21级学生小林演示着炒药机的操作:"温度要像炒菜般精准,160度是黄芩的最佳炮制温度。"他手腕上还贴着穴位敷贴实训课留下的胶布痕迹,那是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特色课程。 护理实训室里永远充满温度。模拟病房的灯光下,学生们正在练习静脉穿刺。护理专业张老师扶着学生的手腕示范:"进针角度要像拿筷子一样自然。"墙上挂着往届毕业生寄回的护士帽,最新那顶来自武汉某三甲医院ICU病房,别着抗疫纪念徽章。 食堂飘来当归炖鸡的香气时,意味着午休时间到了。中医药膳专业的师生正在研发新菜品,他们开发的低糖茯苓糕已成为校园爆款。操场边的中医药文化角,针灸铜人身上扎满练习用的银针,像披着星光的外衣。 夕阳为实训楼镀上金边时,校企合作单位的班车准时停在校门口。这些载着学生前往药企、医院实习的车辆,连接着课堂与职场。去年毕业的药剂师小王回校分享时说:"第一次独立完成药品检验时,手抖得像第一次给女朋友扎头发。" 当夜幕降临,解剖实验室的灯光依然明亮。那些专注的身影正在描摹人体结构的奥秘,他们的白大褂上沾着知识的星辉。乐山医药科技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在诉说:这里不仅是传授技艺的课堂,更是孕育医者仁心的摇篮。那些在实验室、实训室、药田里流淌的青春,终将化作守护生命的温暖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