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山市医药科技学校中药专业 传承创新育杏林英才

来源:本站    发布日期:2025-03-18    阅读:20

在峨眉山下,与草木对话的青春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,几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已经蹲在药圃里。露水沾湿了女生的马尾辫,男生裤脚上还粘着几片薄荷叶,这是乐山市医药科技学校中药专业学生的日常。在这里,他们用双手丈量着千年药香的温度,在峨眉山的灵气里,开启了一场与本草的深度对话。 一、春天的药圃会说话 每年三月,药圃里会迎来第一波新绿。学生们捧着《中药鉴定学》课本,像破译密码般对照着植株:叶片呈心形的何首乌,带着淡淡清香的鱼腥草,开着紫色小花的丹参。张明第一次摸到艾草背面绒毛时,惊讶地发现课本上"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"的描述竟如此精准。这些绿色生命在晨光中舒展叶片的样子,比任何PPT都鲜活生动。 在峨眉山野外实训时,学生们跟着老师攀爬陡峭的山路。当发现石缝中一株珍贵的石斛时,李婷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"灵药多生深山中"。采药篓里渐渐装满车前草、夏枯草,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这座天然药库的馈赠。 二、实验室里的时光胶囊 夏日的实验室总飘着复杂的气味。蒸馏罐里翻滚着当归的醇香,研钵与药杵碰撞出节奏分明的声响。王浩盯着正在浓缩的药液,忽然发现教科书上的"煎煮提取"四个字,在玻璃器皿里化成了琥珀色的流动光影。当亲手制作的六味地黄丸脱模时,那种圆润的手感让所有人欢呼。 在模拟中药房,学生们练习着"一把抓"的绝活。抓药台上铜秤的刻度要精确到分,调配处方时脑海里自动浮现每味药的性味归经。陈雪第一次完整配出四君子汤时,忽然觉得那些躺在格子里的药材,都在对她讲述君臣佐使的故事。 三、岐黄之术的现代表达 在社区义诊现场,学生们用艾条为老人熏烤着穴位。看着原本腰疼的张奶奶慢慢直起腰,赵阳真切感受到《黄帝内经》说的"上工治未病"。现代仪器检测与传统诊脉的结合,让他们看见古老智慧的新可能。 制药车间里,自动化生产线与传统炮制工艺比邻而居。当看到煅赭石的古法炮制工序被完整保留,而质检环节用上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时,这群年轻人读懂了"守正创新"的真正含义——就像峨眉山的云雾,既保持着亘古的缥缈,又日日焕发新颜。 傍晚的校园总飘着药香,实验室的灯光与峨眉山的星辉遥相呼应。在这里,本草不再只是古籍里的陌生名字,而是触手可及的生命对话。当学生们把晒干的野菊花装进标本册时,他们收藏的不只是植物标本,更是一段与自然相知相遇的青春。这座山水间的学堂,正用最质朴的方式,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本草故事。